
| 陕文投报道 |
| 陕文投报道 |
| 报纸类别:西安市 |
| 所属地:西安市 |
| 发行地区:西安市 |
| 官方网站:http://www.shanwentou.com.cn |
| 联系电话:029-85358017 |
| 广告电话: |
朗读

康师尧——被忘却的长安画派艺术家
——郭北平忆师傅康师尧的往昔绘画艺术
忆长安画派 系列访谈 (二)
【编者按】
正如郭北平在《大梁康巽》中所言,康师尧“作为长安画派的一员宿将几近被人们忘却”,这忘却的原因与文革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。作为九个孩子的父亲,在那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,康师尧形成的“跟风激进、谨小慎微”的性格渐渐淹没了他在长安画派的客观学术地位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在西安特种工艺厂的七年经历,让年少轻狂的郭北平与康师尧成为忘年交。本次通过郭北平的回忆,我们看到了康师尧的另一面:对艺术的严谨及透骨入髓的“旧文人情怀”。

【郭北平简介】
1949年生,西安人。1983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研究班,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、黄土画派研究院副院长、陕西省油画学会副会长、中国油画学会理事、陕西省高级专家协会理事、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理事、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、中国美协陕西省创作中心副主任、陕西省黄土绘画研究会理事。

康师尧 《双清图》 68×44cm

康师尧 《雪压青松》 45X115cm
本报:请谈谈您与康师尧先生相识的经历?
郭北平:在陕西省美术创作组(也称“秦文美”)解散后,西安特艺厂调我过去。当时有人推荐我,看了我的作品觉得不错,还参加了考试。考试的内容之一就是让我看一件屏风稿,问我觉得如何。这是一张表现中日友好题材的内容。我当时也是年少轻狂,敢说,我直言不讳地说“画得不好”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张稿子的作者就是康师尧先生。不过康老擅长的是花鸟画,画人物并不是他的强项,尽管他的线条画得很流畅。
到特艺厂之后,厂里把我和江文湛分到了一起。那时候很明确,康师尧是设计室主任,我们的总头,崔振宽当时是副主任。我那时候比较年轻,还是很喜欢油画,对国画不太感兴趣。但是我当时与杨国杰一个宿舍,都在临街的职工宿舍。我们宿舍对面就是康师尧的画室,康师尧的一大家人住在三楼,四楼是他的画室。当时我也就二十几岁,晚上没事就去康老那,看他画画,就这样与康老慢慢成为了忘年交。
本报:在当时的长安画派中,康师尧先生是怎样一个角色?
郭北平:在当时美协的环境中,石鲁是长安画派里真正的精神领袖,地位很高。赵望云是冯玉祥多年的合作伙伴。何海霞是张大千最后的关门弟子。其实康师尧是很重要的角色。康师尧当时出身不好,据说当时终南火柴厂就是他家的,资本家出身,家里有九个孩子,八个儿子,老九是个闺女,老婆在家没有工作,但是个很斯文的人,在家照顾孩子,康老每天晚上在家里画画,有时候他就和我说“我这个家里全靠着你师母,没有她我哪有时间在这里画画呢”。 所以康老这个人做事很谨慎,胆小,文革时期,处处表现自己很左,很跟得上形势。
在特艺厂的六七年时间里,我就亲眼见过康老先生的谨慎。文革时期只要社论之类中发现有新动向,他的反应比别人都快,我记得康老先生曾在一夜间创作过一幅大型人物屏风画稿《春香闹学》,这是件政治色彩很浓的作品,表现的是有钱人家的小姐(春香)闹私塾学堂的情景。课本在地上扔着,画面上把象征孔孟之道的私塾先生画的狼狈不堪,正弯着腰在捡地上的书本。当我看了这件作品之后,还质疑这类作品是否适合出口,因为当时特艺厂的很多作品都是要对外出口的,后来这幅屏风果然被外贸退回,康老生知道这个消息后说了三个字“也难怪”,可见他当时那种矛盾的心理。
本报:康师尧先生在特艺厂的艺术家群体中处于什么地位?
郭北平:在长安画派中,康师尧的国学功底是最厚的人之一,在美协里面像这样的人也是少有的。当时在特艺厂,康师尧负责漆器屏风技术的学术研究,尽管他之前是画国画的,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,他把漆器的学问研究的很深,很快就成为漆器行业的真正专家。像中国漆器起源、各个地方漆器特点,漆器品种等一些专业的问题他都能谈的很深入。
我当时在特艺厂的时候,年纪轻,不用功,对国画没太大兴趣,还想画油画。康老对我意见很大,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,在一次他带特艺厂新厂长去天水考察途中说“老崔(崔振宽)是个好人;江文湛这个人将来必成大气,他看到江文湛的才情和刻苦;小郭这个人,你最好把他和江文湛调开”,厂长问“为什么?”康老说“我觉得,弄不好,文湛会受小郭的影响。小郭有才,但是不用功啊!”其实康老也没有恶意,他觉得我就是个放荡不羁的人,二十几岁,正是轻狂的年纪,江文湛当时大我九岁。
本报:如何评价康师尧先生的艺术?
郭北平:总体感觉,康老的画不够大气,画面表现拘谨,这与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。再者,康老的字很规范,画很清秀,画上再渗透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,就很容易让人反感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如康老先生画花篮绚丽至极,但是提款必是“鲜花送模范”。尽管他作品中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让人反感,但是画面很耐看,还记得他之前画的花篮,黑框子里面画的红红的花瓣,非常好看,可以想见,黑色与特别显眼的红放在一起,那种对比的效果有多强烈,我后来看到这幅画还特别感动。记得最后一次见先生是1984年,他送六届美展作品,一组八幅盆花小景的作品,画的就是窗台上放的那种花,立意新颖,笔墨精良,题款同样富有政治性“献给祖国的一束小花”。康师尧的画不大气是公认的,但是,他的很多画还是非常具有新意,这也是他非常重要的艺术成就,因为这种新意的存在,让你在他的画中能看到生活、生意。康师尧最崇拜华喦、虚谷、齐白石,这与他在审美趣味的追求也有相近之处。
本报:您从康师尧先生那的受益之处是什么?
郭北平:从绘画的角度看,康老的法度精研,他对国画的章法、布局、开局等问题认识特别深。平时我们在一起看各种画、看画册、展览,对之评价,康老在我跟前评画是没有任何忌讳的,所以自然受益匪浅。
所以说,在特艺厂与康老结识的七年时间,奠定了我在国画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,后来上“七二一大学”(又称“七二一工人大学”,是“文化大革命”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产物),刘保申聊天时翻开画册让我点评,我的回答也让他很吃惊,因为他很难想象我对国画能有那么深的认识,这一点毫不夸张的说是受益于康师尧先生。受益于他对我“读画”的教诲。他会对我很认真地具体讲解哪件作品好在哪里、哪位艺术家的作品如何。他都可以很直接、没有忌讳地与我直接说,再加上我在这方面的悟性好一些,能够很快领会。所以说,这一时期奠定了很重要的国画眼力。
具体一点说,通过康师尧的指点,我对中国艺术的传统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原来不喜欢看,看不懂的地方慢慢发现了它的美以及审美的方式。如中国雕刻,之前我非常喜欢西洋雕塑,但是中国雕刻非常注重线意识的表达,彻底放弃了解剖透视的技法,这是与西方迥异有别也非常具有东方特色的地方,而且,当你到了一定年龄,你越是读中国的传统雕塑越觉得有韵味。
另外,从康师尧先生对后世的影响来说,他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我,而且西安当代很著名的画家,如崔振宽、江文湛等也都或多或少得益于康老,康师尧当时在特艺厂是学者型艺术家,但他又是个被忘却的长安画派艺术家,这与他文革时期得罪了很多人有关,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有原因的,因为我们和他了解深,所以还能比较客观的看到他被人忽视的一些方面,特别是他的艺术造诣。
(供稿 / 胡晶)
| 要闻 | 文投要闻 |
| 陕西迎来文化发展的春天 | 瑞士华商会主席邓予立到访陕文投 |
| 国开行 浙商银行到访陕文投商谈银企合作 | 延安梁宏贤市长听取红色旅游产业汇报 |
| 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公告 | 铜川代市长郭大为调研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项目 |
| 报眼 | 咸阳代市长卫华到访陕文投推进帝王谷项目 |
| 渭南代市长奚正平调研韩城历史文化景区建设 | |
| 文投短波 | |
| 陕文投集团工会喜获多项荣誉 |
| 影像视界 | 影视直击 |
| 韩城公司全力打造韩城景区新亮点 | “青春期”pk“更年期”地绝地大反功 |
| 韩城古城保护改造项目内建外宣双管齐下 | 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成为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单位 |
| 西安公司推进陕西文化艺术园区选址落地 | 联合设立西安影视版权仲裁中心 |
| 曼蒂置业公司招商引资成果初现 | 文投国际影城四店同庆关爱女人惠动“三八” |
| 桥儿沟鲁艺旧址改造项目稳步推进 | |
| 榆文投手机报彰显文化创新魅力 |
| 艺术天地 | 文投专题 |
| 中华文化原典《开成石经》大型典藏图书出版座谈会召开 | 省金融办大力支持陕文投集团发展 |
| 联手顶尖摄影团队 打造文化饕餮盛宴 | 威客网打造文化创意智囊库 |
| 艺术快讯 | 创意时代的威客天下 |
| 曼蒂会客厅 | 瀚华担保介入陕文投担保业务领域 |
| 陕西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 |
| 项目关注 | 文化荟萃 |
| 康师尧——被忘却的长安画派艺术家 | 文化企业集团管控 |
| 文化产业源自创造 | |
| 图片8 | |
| 陕文投召开2013年信息工作会议 |



